[程式教育] 學習程式語言的Why and How

Spread the love
Photo by Tim Mossholder on Unsplash

前面我們淺談了「為什麼要學習程式語言?」和「程式語言是什麼?」,應該都理解了學習「程式語言」的重要性。不過,在進入「如何」(How to?)學習之前,我們要再談一次「為什麼」(Why?)

為何要再問一次Why呢?因為前面的Why只探討了「重要性」,當你知道了一件事很重要,並不表示你會興起想要去做的念頭,也就是「動機」。

學習要有足夠的「動機」和正確的「目的」

舉例來說,大家都知道「運動」很重要,也知道運動能帶來很多好處。但是,真正有規律在運動的人,相對或許是少數。因為大多數人,還是沒有「立即性」的需求,讓他能觸發想要實踐的心。換句話說,就是沒有足夠的動機,所以運動的優先權會被排在其他被認為更重要的事之後。

再舉個例子,我們從小都被灌輸「英文」很重要,但學習英文的動機和目的,大多數是為了「考試」、「升學」必須取得好成績。所以一旦離開校園、或沒有上述的目的後,就失去了學習的動機。如此一來,在職場一旦進入需要使用英文的環境,過去所學反而無法派上用場,等於要再額外花時間進修英文。

目的不同,學習方法就不同

從上面學習英文的例子可以看出,學習的方法會跟著學習目的的不同而改變。學習一個語言的主要目的當然是為了「溝通」,回想從孩提時期是如何學習母語的,就可以知道學習過程是聽、說、讀、寫。但我們的學習過程,大多數反而是先讀寫、再聽說,或者說是重讀寫、輕聽說,都是因應考試的型態而定義了學習的方法和順序。

我在去年寫了一篇針對初學者的文章,「在開始學習之前,你應該了解的三件事」,在文章開頭就點出要先釐清學習的「動機」與「目的」,才開始思考或尋找對應的學習方法。要學習一件事,其實只要花一定足夠的時間,就能有所成效。

我們不是要成為專家,所以不需要花上一萬小時去學習某項事物到專精程度。您可以觀看由《不花錢讀名校MBA》的作者Josh Kaufman,在TED上的這部影片,影片內容就解釋了,當學習有特定目的時,就能訂定對應的有效學習方法。

沒有動機怎麼辦?

根據統計,有70%的在職工作者,其工作內容或所需技能是跟大學念的科系完全無關。這當然還是與我們從小的學習模式有關,我們從小開始學習這麼多科目,是因為學校教這些而學,也因為考試要考才學。到大學前,幾乎都是這樣的學習歷程,所以大學念的科系,往往不一定是自己真正有興趣的。

關鍵在哪?「探索」。當一件事沒有接觸之前,我們唯一可能有的想法是「新奇」,因為沒碰過,所以看起來感覺「有趣」。但我們的學習方法,大部分都是無趣的,久了以後,對於新事物就很難提起興趣。

所以,沒有動機是很正常的。就如同你問一個國中生或高中生,「你大學想念什麼科系?」我想能回答出來的人不多。其一原因是,他們不知道唸這些科系能幹嘛?或者說每個科系究竟在學什麼並不清楚。再者,不知道自己是否適合,當然完全沒有概念。回到根本,沒有探索,當然無從得知自己是否適合。

圖片來源:換日線

之前就提過,學習「程式語言」並不是為了成為程式設計師。再舉「運動」為例,從事某一項「運動」也不一定是為成為「選手」,對吧?是因為單純喜歡,而且可以從中得到好處。學習「程式語言」的好處,也在第一篇談「為什麼」就說明了,可以培養「邏輯思考」、「創造發想」與「解決問題」三種能力。在國高中生階段,透過多元探索,尋找自己熱愛的事,就是最大的動機了。

「如何」學習程式語言?

從上述內容和這部影片中,我們可以得知,學習方法和學習的目的有很大的關係。也就是說,你的目標有多大多遠?以及你有多少時間來學習?當然,還有你目前的程度在哪?這些都是影響學習方法的決策因子。

其實,大部分的技能,都可以透過「刻意練習」來養成。在《刻意練習》這本書提到,「第一步,找個好老師」。以現在的時代,網路就是老師,但網路的資訊太多,需要有系統性的資訊整理,才能有效的學習。

網路上有許多學習平台,不論付費、免費的都有,坊間也有不少以營隊形式的實體教學。接下來的文章,我將花一些篇幅,來介紹一下目前有哪些學習程式語言的管道。請持續追蹤我的文章,獲取相關資訊。當然,我也不吝推薦自己,有興趣的家長或同學,歡迎透過我的臉書聯繫我,可以安排時間,進行一對一的指導。

Similar Posts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